冬夕
岑参〔唐代〕
浩汗霜风刮天地,温泉火井无生意。
泽国龙蛇冻不伸,南山瘦柏消残翠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大风夹杂着霜雪猛烈地肆虐在天地之间,泡着热水或者围着火炉烤着火,也没有丝毫暖意。
河海像龙蛇一样冻得不得伸展,连四季常青的松柏都退去了绿色,显得消瘦了许多。
注释
浩汗:形容盛大繁多。
伸:舒展开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萧涤非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:1403
简析
《冬夕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联勾勒出一幅霜风凛冽、席卷天地的景象;颔联将视线投向那些本应温暖如春的地方;颈联进一步延展了严寒的影响范围,将视角从具体的物象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生态;尾联将笔触落在一棵位于南山的瘦柏之上。诗人在寒冬触景生情,主旨就是表达了冷、冬季的严寒,或许也映射了当时的时代环境,同时流露出战士对归家的向往,冬日思乡,更感冷冽。
岑参
岑参(718年?-769年?),荆州江陵(今湖北江陵县)人或南阳棘阳(今河南南阳市)人,唐代诗人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天宝三载(744年),岑参进士及第,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,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,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。唐代宗时,岑参曾任嘉州(今四川乐山市)刺史,故世称“岑嘉州”。约大历四年(769年)秋冬之际,岑参卒于成都,享年约五十二岁(51周岁)。文学创作方面,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边塞诗尤多佳作。 414篇诗文 502条名句
小石潭记
柳宗元〔唐代〕
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闻水声,如鸣珮环,心乐之。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,水尤清冽。全石以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,为坻,为屿,为嵁,为岩。青树翠蔓,蒙络摇缀,参差披拂。(珮 一作:佩)
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。佁然不动,俶尔远逝,往来翕忽,似与游者相乐。(下澈 一作:下彻)
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其岸势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
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,凄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以其境过清,不可久居,乃记之而去。
同游者:吴武陵,龚古,余弟宗玄。隶而从者,崔氏二小生,曰恕己,曰奉壹。